以人文為本,量身打造AI跨域整合的人才
面對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的崛起,人文社會學院以「人文為主、科技為輔」為學院的發展方向,將數位學習系統性的導入全院課程內容,包括大學部學生於一、二年級修習「生成式AI」系列課程,從理解、學習,再將其運用人文相關議題上,培養中、外文學生成為運用數位工具的主體。
中文系課程以文學、寫作、語言文字、文化經典等核心為軸線,紮根中文專業實力;並依循院方AI式生成必修課的政策,系統性導入四門AI課程。透過循序漸進的教學設計,由基礎至進階,首先探索生成式AI在文本、圖像及視聽數位的應用層面;繼而學習提示語,運用AI進行數位創作;最後結合人文議題,展現人本關懷,並透過專題式學習,將經典文學、文本成為數位科技的靈魂,為中文系學生量身打造AI跨域整合的學習。
外文系於課程中,將透過閱讀英文文學文本,並且運用AI工具來學習規劃「英文自學計畫」以及「英文教學教案」。結合前述四門AI必修課程,本系所規劃之五門十學分生成式AI課程除能讓學生落實英文「教」與「學」和AI科技的結合外,更能讓外文系學生在AI相關產業找到其立足點。
三文共構,搭建金字塔的高度
逢甲人文社會學院,從「中文」、「外文」、「文化與社會創新」三個面向,交互灌溉,開展人文的學問。
「中文」以古典為根柢,輔以圖像技術等跨域學習,並強化外語能力,吸收歷文的視野,轉化為文化創新的現代應用。
「外文」從西方經典吸收養分,鎔鑄中文英華,奠基在歷史文物與文化創新的素養上,讓語文實用流露高雅的色澤,並發展翻譯事業。
「文化與社會創新」從田野調查出發,追蹤文物文明的軌跡,並且重視地方創生與永續經營,透過中英文的表述力,擦亮文化資產的寶藏。
東西方的廣度、歷史文化的縱深,搭建人文社會學院金字塔的高度。三文互融共善,各自主修並輔以雙翼,成就全國獨一無二的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三文交會,劃定最穩固的結構
逢甲人文社會學院,從語文、文學、文化三條軸線,以簡馭繁,劃定穩固的三角結構。語文敘述的實用價值,是人際交流的最基礎;透過文學的滋養,言文行遠,是更有質地的追求;而所有的追求,都必須在文化的大場域中推進。實用的技術、高雅的質感、文化的厚度,就是人文社會學院永恆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