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世代的人文課堂:逢甲攜手三校共學 開創國文教學新未來
2025.11.07
在生成式 AI 改寫學習與創作樣貌的時代,中文教學如何重新定義人文教育的價值?逢甲大學國語文教學中心於 11 月 1 日主辦「AI 世代的人文課堂:觀察、思辨、再創造」線上研習,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嘉義大學與高雄大學共同參與,攜手打造跨校共學平台,展開一場兼具思辨與實踐的國文教學革新。
女鬼、紅衣小女孩,是魔神仔嗎? 林美容教授談人對自然的無意識想像
2025.11.03
山區的一段錄影畫面,意外拍下「紅衣小女孩」詭異的身影,成為九〇年代台灣著名的靈異傳說。民間傳說改編為現代影音的流行商品,傳統的在地文化為何依然能打動現代人的心?當中是否有深沉的集體共鳴?為此,國語文教學中心邀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林美容教授於10月30日在資電館B22舉辦「女鬼、紅衣小女孩,是魔神仔嗎?」專題演講,從人類學角度,揭示「魔神仔」作為山林靈體的深層意涵。
逢甲中文系「印.字 Stamp the City」策展 以漢字行旅開啟台中舊城新故事
2025.10.28
2025年秋天,台中城不再只是街道與建築的集合,更成了一本由漢字鋪陳的立體故事書。透過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與德昌營造的產學合作,結合2025年鈴蘭通活動,推出了「印.字 Stamp the City」藝術策展及集章,自10月25日起於臺中驛鐵道文化園區正式開展,以「場域代表漢字」為核心,策劃臺中舊城的九個場域進行漢字藝術設計,並化為彩色印章,邀請民眾踏上尋字之旅,聆聽城市的故事。
「行走的教室」:逢甲中文系學生浴衣體驗鈴蘭通納涼會
2025.10.28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師生於10月26日,在旅日演歌歌手游美媛老師的帶領下,參與「2025鈴蘭通散步納涼會」,進行浴衣著裝文化體驗。師生以優雅從容的姿態漫步歷史街區,在午後陽光映照下,與街景相映成趣,化作一道迷人的人文風景。
國光劇團逢甲開講:戲曲舞台對話「帝王盛世」與「紅樓夢境」
2025.10.16
由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文學系與通識教育中心共同主辦的「114學年人文閱讀講座」,10月14日上午於圖書館B2演講廳舉行。本場講座以「那人‧那書‧那夢——夢紅樓‧乾隆與和珅」為題,邀請國光劇團編劇林建華老師與京劇旦角黃詩雅老師聯袂登場,從戲曲藝術、歷史文學與舞台創作三重視角,帶領師生走入清宮盛世與《紅樓夢》交織的時代夢境。
逢甲大學陳玉苹副教授 榮獲114年台中市優良教學人員肯定
2025.10.09
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陳玉苹,憑藉其深厚的人類學專業、創新教學模式及推動多元文化教育的卓越貢獻,榮獲台中市優良教學人員殊榮,展現高等教育現場對於教學與社會實踐的高度肯定。